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詳情]
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要特征,工業互聯網是新工業革命的關鍵基礎,對產業發展模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工業互聯網不僅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高標準發展的必要引擎,也是推動“雙碳”的重要設施。[詳情]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通過IT和數據來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企業紛紛進行了數字化轉型,開始對高水平的架構師有了越來越多的需求。隨著數字化的不斷深入,企業各種要素和各種行為都在被全面數字化,如何在這種復雜的要素中建立起合適的匹配關系,并做出正確的決策,數字化架構師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企業架構之父Zachman所說:“任何事物都有其架構,人們對其架構的認識水平決定了我們能夠利用它的水平”。[詳情]
今年一季度,作為服務北京、聯動雄安的重要承接平臺,保定京雄保國際智慧港直接啟運中歐、中亞班列4趟,總貨值7400萬元。據介紹,該陸港目前已設立海關監管機構,具備國際貨運班列一站式快速通關功能,可為保定及周邊地區各企業提供報關手續更便捷、運輸時間更短、運輸成本更低的綠色低碳貨物運輸方式。這標志著保定全國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建設又邁出新步伐。[詳情]
根據《關于開展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申報工作的通知》(蘇工信裝備﹝2022﹞87號)要求,經企業申報、地方審核、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綜合評價、專題會審等程序,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確定了《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擬入圍名單》?,F將擬入圍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2年3月31日—4月6日。[詳情]
按照《關于推進北京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京經信發〔2019〕86號)要求,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開展2022年度第二批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審查和評審工作。經相關程序,557家企業被確定為2022年度第二批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體名單如下:[詳情]
雙匯集團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食品產業“三鏈同構”、融合發展的產業指導方針,積極實施產業鏈不同環節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提高企業競爭力,為河南肉類產業發展樹標賦能。[詳情]
從省發改委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進一步優化全省信息智能產業布局,推進信息智能產業快速發展。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信息智能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49.2億元,同比增長26.4%。[詳情]
近年來,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大數據戰略和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加快建設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大力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數字經濟增速連續6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紅利持續釋放,數字治理走在全國前列,基礎保障進一步鞏固,有力支撐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詳情]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究院揭牌,總投資357億元
2月26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發展推進會在安徽創新館舉行。奇瑞集團主導建設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究院正式揭牌,將聚焦革命性、原創性技術突破,擦亮“技術奇瑞”金字招牌。[詳情]
武漢長江新區正式成立:打造國家中心城市重要支撐,輻射帶動鄂東高質量發展
2月28日上午,湖北省委、省政府舉行武漢長江新區成立大會。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部署,深入實施該省區域發展布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長江新區,奮力打造武漢國家中心城市重要支撐,輻射帶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和鄂東地區高質量發展。[詳情]
近期,各省市紛紛召開了2022年工作會議,布局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工業互聯網已步入發展快車道,正處于發展突破的戰略窗口期。[詳情]
3月2日消息,《互聯網周刊》聯合德本咨詢發布了“2021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TOP100”。[詳情]
2月26日下午,新型工業網絡實驗室、工業互聯網安全創新實驗室成立大會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出席會議并做總結講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