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全球工業化4.0風高浪急的海洋中,長沙經開區點亮“燈塔”、筑牢“錨地”、疏?!昂降馈?,依托中部地區遼闊的制造業基礎腹地,加快建設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使之成為開放創新驅動的引領區、數字賦能轉型的先導區、營商環境一流的創業區和綠色低碳安全的示范區。[詳情]
?近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河南省衛星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到,到2025年,全省衛星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測繪地理信息等相關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初步形成涵蓋衛星生產制造、應用服務、研發創新的產業體系。到2035年,建成具備全球服務能力的衛星星座和衛星測運控與運營服務新型基礎設施,衛星及應用產業綜合實力全國領先。[詳情]
吳培國秘書長出席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并主持重大工程裝備與新材料、新技術主題論壇
9月13-14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鐵道學會、中國公路學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第十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暨‘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高端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詳情]
在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一輛輛智能網聯無人配送車四平八穩行駛在馬路上。在安全員的保障下,這些無人配送車勤勤懇懇為超市周邊的居民配送物品。這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詳情]
2022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2021年,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較上年持續提升,2021年為125.72億元,較上年增長25.08%,增速連續兩年保持高位。2021年,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為262610.24億元,較上年增加37648億元。[詳情]
9月9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介紹,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國制造業企業實現平臺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的比例分別達到9.5%、6.6%、39.5%和10.8%。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成效比較顯著。[詳情]
9月7日,世界動力裝備產業集群高峰論壇在濰坊舉行,旨在“聚焦世界產業集群,聚力打造產業生態”。作為濰坊市優勢產業,濰坊動力裝備集群現有大中小企業176家,去年就完成總產值4135億元,約占全國同行業的1/3;主導產品發動機連續兩年產銷量突破百萬臺,居全國第一。[詳情]
今年1至8月,鹽城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位列江蘇省第一……9月14日上午,鹽城市舉行“勇當排頭兵、奮進向未來”系列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局專場)。鹽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鄭榮東介紹了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總體情況,中小企業處處長、四級調研員周廣亞,產業轉型升級處處長王雪東,裝備工業處處長何華,電子信息與軟件產業處處長吳奇靜等共同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詳情]
近日,滬昆高速梨東改擴建項目全線首批現代化智能鋼筋加工配送中心建成投產。[詳情]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主題是“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詳情]
計劃投資30億元 大陸希望·智能制造總部經濟園區落地成都市新津
9月10日上午,成都市新津區與大陸希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的希望同云智谷舉行。希望同云智谷是此次項目落地的產業載體,也是由大陸希望集團投資建設。[詳情]
9月12日,沈陽市舉行沈陽渾南科技城秋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渾南科技城智慧之云、沈陽數字經濟產業園物聯網產業園、沈陽渾南深圳潤恒智城科創園等40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涉及科技城五大類基礎設施項目22個、涉及五大主導產業項目18個。[詳情]
近日,省級財政下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5億元,圍繞重點制造業產業鏈發力,支持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詳情]
工信部:“十四五”期間在全國認定2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工信部9月13日發布《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國范圍內認定200個左右集群,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群。[詳情]
最新的歐盟氟化氣體法規提案建議將 2026 年和 2030 年作為中壓氣體絕緣開關設備 (GIS) 分階段實現禁止使用六氟化硫(SF6)的時間點 ;在中壓配電領域,歐盟氟化氣體法規提案明確提出:2026年后在24kV及以下的配電設備中禁止使用SF6,2030年在52kV及以下的配電設備中禁止使用SF6 ;《開啟下一站,綠色可持續未來》白皮書分享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歐盟氟化氣體法規變化的專家建議。[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