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變量,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數字經濟,賦能三大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鹽城全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詳情]
上海市浦東新區按下加速鍵——張江人工智能島二期、張江藥谷產業化基地等32個浦東重大科技產業項目在浦東同步開工,預計投資額達到634.74億元。此外,還有27個市、區級技改項目宣布實現投達產,其中有10個項目投資在億元以上。[詳情]
工業互聯網平臺依托泛在連接、要素集聚、數據分析應用等能力和優勢,推動制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深度變革。江蘇是制造業大省,近年來,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將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應用作為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通過“建平臺”“用平臺”雙輪驅動,促進平臺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等與制造業各關鍵業務環節深度融合,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目前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為64.8,居全國第一,工業互聯網應用位居全國前列。[詳情]
8月23日,士蘭微發布2022年半年財報。信息顯示,2022年上半年,士蘭微營業總收入為 41.85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26.4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9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39.12%。[詳情]
8月18日至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召開。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大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金壯龍出席大會并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出席大會,作主旨報告并總結大會成果。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副部長徐曉蘭參觀大會展覽。[詳情]
智能制造及工藝技術的提升是工業4.0對全球工業版圖的進一步整合,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新一輪“中國制造”的制高點;隨著國內工業的不斷發展,未來整個中國工業發展不可逆轉,直接帶動了智能工廠及工藝技術的提升是工業4.0時代對全球工業版圖的進一步整合。[詳情]
自2021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創造2013年以來最大的同比增幅(全年增長22.4%)以來,今年上半年,在消費電子市場低迷態勢的大環境下,我國平板電腦市場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別取得了8.1%和1.9%的亮眼成績。[詳情]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機器人技術發展創新前景巨大
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就醫療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發展前景、行業協同創新、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等問題接受了智匯記者的采訪。[詳情]
客戶購買了產品之后,他與企業的關系發展就存在以下四種可能性:1.保持跟企業的生意,2.減少跟企業的生意,3.增加與企業的生意,4.離開這家企業。[詳情]
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所長陳立輝: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制造業轉型 助力產業智能化與綠色發展
編者按:2017年11月,《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印發,成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開創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詳情]
bauma 2022:懸念迭起,展會的哪些電動創新產品能一舉奪得“花魁”?
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工程機械和汽車產業正朝著電動化方向邁進。除了能夠實現零排放,一些其他優勢也在推動著電動化的發展。例如電機噪音小,可用于醫院附近或城市建筑工地等低噪音地區;保護操作手和環境免受直接排放的廢氣的影響,即使在通風不良的地方也可以正常工作;維護便捷、成本低,確保了低運營成本,等等。[詳情]
近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6月份,全球半導體芯片銷售額為50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低于5月份的18%,環比下降1.9%,全球半導體芯片銷售額增速已經連續六個月放緩。根據Gartner最新預測,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計將增長7.4%,相比上第一季度預測的13.6%有所下降,并且遠低于2021年的26.3%。[詳情]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統計,2022年7月銷售各類挖掘機17939臺,同比增長3.42%;其中國內9250臺,同比下降24.9%;出口8689臺,同比增長72.8%。[詳情]
前方是一輛兼具優雅外表與智慧“頭腦”的無人駕駛車輛;不遠處,駕駛艙里傳出歡聲笑語,定睛一看,觀眾正與車內搭載的語音交互系統實時互動;一路前行,巨大超高清屏幕機身纖薄,畫質細膩的斑斕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走入另一個展館,精細化零部件精準組裝時刻運行;一顆顆精致小巧的芯片在展臺玻璃柜中閃耀微光,似乎下一秒就將賦能應用場景,融入千行百業。[詳情]
我常常在想:誰是免費服務政策的受益者?理所當然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用戶,服務免費給用戶降低了維修成本。[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