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體外實驗(試管)實驗相比,silico實驗室的(計算機測試)方法的速度更快。研究人員并沒有去尋找新的癌癥治療方法,而是使用一百萬種已知的有治療潛力的化合物,而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研究人員就可以將候選名單縮小到100個。[詳情]
盡管很多公司在中國發展業務的初衷是為了節約勞動力成本,但隨后更多的是被中國龐大的藥物市場所吸引。2016年中國藥物市場規模達117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市場。各公司都希望通過在中國投資藥物研發來多分一杯羹。[詳情]
一年過去了四分之三,全年的經營情況已基本定型。隨著三季報發布窗口的臨近,越來越多的藥企發布了業績預告,“窺”三季度業績這“一斑”可以初步預企業全年業績全貌。[詳情]
ZSP1603是眾生藥業與藥明康德共同研發的具有明確作用機制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用于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和惡性腫瘤的創新藥物,鑒于其既能抗腫瘤又能抗肺纖維化的雙重作用,ZSP1603很有可能為目前發病率日趨上升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合并肺癌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有效治療方法。[詳情]
FDA規定的肽是指由40個或更少氨基酸組成的聚合物。肽類藥物區別于化學藥物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結構表征的完全性。[詳情]
據《中國六大終端用藥市場藍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總規模達3,377億元,其中化學藥總銷售規模為1207億元,占35.74%,是零售藥店細分品類中最大規模市場。[詳情]
日前,中國藥學會發布了十大公眾用藥誤區,即保健食品當藥品;多種藥物疊加用,欲求療效反傷身;隨意換藥、調劑量,加重病情要當心;藥品存放太隨意,兒童誤服損健康;盲目相信OTC,認為沒有副作用;成癮藥物要辨清,濫用易致依賴性;不敢服藥恐傷胎,過度謹慎不可取;中藥認識太片面,安全無毒不正確;送藥服藥圖方便,使用飲料隱患多;發燒就用抗菌藥,不遵醫囑誤病情。[詳情]
近期,我國新藥創制專項獲得幾項重要進展。據悉,在新藥創制專項支持下,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設計、合成、篩選和開發的治療2型糖尿病的原創化學1.1類新藥西格列他鈉(Chiglitazar)已完成Ⅲ期臨床試驗,預計明年可進行新藥生產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新一代口服降糖藥物。[詳情]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主任許嘉齊表示,按照總局部署,藥審中心取得了四項階段性的成果。一是重建審評制度,推進審評體系和審評能力的現代化。[詳情]
有相關人士指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兩個不容忽視的現實。第一,沒有中國制造的“生物技術藥物”在發達國家市場銷售;第二,沒有一家中國“生物技術制藥公司”被國際制藥行業認可。不過,可喜的是,中國創新生物藥的發展在近幾年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成績。[詳情]
勃林格殷格翰-禮來糖尿病聯盟表示,新一代的口服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SGLT2)抑制劑 -- 歐唐靜?(通用名:恩格列凈)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在中國大陸上市。[詳情]
京東物流的“醫藥云倉”在山東濟南落地。據悉,截止2017年6月,京東物流已經覆蓋全國2691個區縣,自營配送覆蓋了99%的人口,這樣的覆蓋率和速度,肯定會移植到藥品配送上。京東物流負責人講,要讓醫藥行業,感受到京東的“閃電”配送![詳情]
目前我國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一直在不斷提升, 2016年前三名流通企業市占率上升至 37.67%,前一百名流通企業市占率上升至70.90%。而隨著兩票制的全面推進,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有望階躍式提升,“全國性龍頭+區域性龍頭”的格局將加速形成。[詳情]
“研發投入達到銷售收入10%以上,已成為植恩的習慣。” 這幾天備受關注的重慶植恩藥業,副總經理于國鋒這樣表示。[詳情]
綠色理念引領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嶺藥業獲評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
在《中國制造2025》中,國家將建設綠色工廠列為重點工作,提出了“2020年建成千家綠色示范工廠”的目標。作為我國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關鍵一環,創建綠色工廠是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的重點任務,對于促進工業各行業結構優化、脫困升級、提質增效具有引領作用和重要意義。[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