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4日—6日,由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主辦的2015中國家居業重塑產業鏈價值大會(下稱“產業鏈價值大會”)在北京園博園和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憑借行業發展的實際成就和重要影響,Wulian獲評“中國智能家居三十強企業”榮譽稱號。[詳情]
在“日本2015系統控制展”(12月2~4日,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上,安川電機展出了將“安川版工業4.0”概念實體化的生產線并進行了演示。[詳情]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安防行業形勢在不斷變化且日趨復雜。通過2015年門禁系統產品調查看門禁行業五大發展趨勢:1.門禁安全與IT功能將進一步融合;2.通過多層策略來實現身份驗證,并應用于出入管理;3.移動訪問控制功能將逐步普及;4.將進入NFC驗證服務的新時代;5.門禁應用將進一步利用IP架構以及未來的智能電話實現訪問控制。[詳情]
當軟銀在2012年入股一家法國機器人制造企業阿爾德巴蘭時,沒有誰能想到機器人會像現在這么熱。但敏感的中國企業阿里巴巴意識到了。[詳情]
Inc 最近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當前的智能傳感器市場大約是6500萬臺,這包括Nest 在內的有溫度、濕度等功能的傳感器。而到2019年,也就是6年后,WinterGreen 公司預測這一數字會暴增到2.8萬億臺,而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公司則預測到2018年智能傳感器設備銷售收入能達到690億美元,平均每年約10%的增長。[詳情]
近日,微軟在官方網站推出了一款測試東西,據說通過識別人臉可以推測用戶的情感。今朝可以識別的情感包括惱怒、厭惡、輕蔑、擔心、歡快、中性、沮喪和驚奇。實際上,“人臉識別”早就不是什么新奇事。不過,要問人臉識別的普及離我們還有多遠?正如張靚穎所唱的一首歌曲—《這么近,那么遠》。[詳情]
:新一代蘋果手機的3D Touch功能,曾被其鼓吹為花了無數個小時研發出的具有革命性的技術。但是Qeexo僅用一次軟件升級,就能輕松實現了。而它所用到的正是“角手指感應”。[詳情]
2009年全球識別產業收入為34.22億美元,2014年這一數值達到93.68億美元。作為21世紀的一個朝陽產業,生物識別技術已進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呈現出網絡化、非接觸、多模態等趨勢特征。[詳情]
所謂的手勢控制(Gesturecontrol)指的是可以通過手部在攝像頭上方移動,使手機感應到手的運動,這樣就能實現鬧鐘靜音和來電鈴聲靜音(不會掛斷電話)的效果。[詳情]
一份來自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報告認為,我們現在每天被各種媒體“洗腦”的新技術將在2025年達到某種引爆點。這份報告調查了800位科技行業高管和專家學者,受訪者分享了他們對于各個技術發展的時間線。[詳情]
提及人工智能(AI),恐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仍是多年前,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那部電影。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AI的研究尚且停留在文字層面,且計算機對普片的識別,要依靠人工添加的標簽與注釋。現在,這一窘境終于有望被打破。[詳情]
近年來我國在完善移動終端產業鏈、支持核心技能研發、標準制定、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2014年國產品牌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達到78.3%。小米、華為、聯想等品牌智能手機進入全球市場,甚至出現產品供不應求現象。[詳情]
智能硬件最為物聯網重要一環,在經歷起步、摸索和發展后,市場熱度提高。外人看來,智能硬件潛在消費者的認知度和購買欲望逐漸增長,各種新品密集發布,眾籌越辦越火,儼然一派繁榮。[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