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大潮下,又一家惠州企業搶灘智能制造領域,大手筆進行技術改造。7月6日,生產基地位于惠城水口、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天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市科技館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行“智能制造”戰略合作暨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簽約儀式。[詳情]
現在視頻監控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一些家庭也開始安裝監控設備。目前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家庭監控和老幼監護系統成為家庭智能家居明星。[詳情]
從智能手表、手環等可穿戴設備,到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智能醫療、AR/VR等熱點詞匯的興起,智能產業成為新一代技術革命的急先鋒,近期AlphaGo大勝李世石的人機圍棋對戰更進一步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浪潮。[詳情]
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不過這一行業在國內顯得有些過于火熱了。[詳情]
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能夠重新構造及定義出新的生活理念。GfK選出了將在近期內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十項科技發展,我們相信這些技術在未來會極大地影響品牌廠商,商業模式及“Connected Consumers”,推動物聯網時代的進一步開啟。[詳情]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從農業和制造業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方式向資本密集型的工業結構轉變。因此,中國的工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詳情]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醫生通過研究超過2000多份的DNA序列信息尋找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療方式。這個數據集合是巨大的,共超過100 TB的字節, 通過在亞馬遜網絡系統上搭建安全云服務平臺進行數據分析。[詳情]
7月6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在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在該展會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在高峰論壇上發布《中國機器人統計數據及分析報告》。[詳情]
“百舸爭流”用在目前的國內機器人行業在適合不過了,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機器人公司都快數不清。機器人市場都快呈現飽和狀態,但是還有不少上市公司投資機器人,準備進軍機器人行業。[詳情]
橋梁長期承受外部壓力,尤其是重型貨車碾壓,內部結構的勞損不易被發現。這一研究項目就是要通過橋梁釋放應力波的頻譜變化,實現對大橋安全性的可視化監測。[詳情]
俄互聯網巨頭Yandex宣布進軍云計算和云存儲服務市場,未來將為企業客戶提供基于云技術的多種服務。[詳情]
今年5月,26歲的倫子祥辭去干了兩年的檢測員工作;幾乎同時,30歲的鐘海波決定告別從事多年的家電維修;更早,28歲的陳學飛從一家陶瓷企業的機修崗位上離開……這一切,發生在“機器代人”之后。[詳情]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樓宇對講將會更多地增加一些智能家居的功能,將集安防、家電控制、信息服務、娛樂為一身,從而使得樓宇對講系統發生質的改變,兩者會更加緊密地融合起來。[詳情]
為推進中德兩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務實合作,7月1日工信部對外公示了2016年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的名單,共15家企業項目入選。[詳情]
當經濟學家樊綱在千禧之年提出“中國是世界工廠”時,沒有人會想到,以勞動密集型著稱的中國,有一天會走進世界工廠的前沿。[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