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安防行業來說,如何應用物聯網才能助力安防的發展,而究竟在安防的哪些產品線或是應用場景中物聯網才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下面小編來帶大家分析一下,如何運用物聯網才能助力安防發展。[詳情]
21世紀將是交通智能化的世紀,除了汽車本身的科技配置智能化之外,道路、指示燈、停車場等基建設施也將走上智能化進程。在這里,小編與大家扯一下我們未來交通環境智能化所帶來的改變。[詳情]
相比于其他行業,制藥公司采用機器人已經明顯落后于其他行業。主要原因包括:首先,采購和使用機器人的初始陳本過高;其次,制藥行業紛繁復雜,需要對機器人系統做出很精細且復雜的編程。[詳情]
工業互聯網是一個大的課題,冶金工業+互聯網是必然的。而且通過無線通訊,無線互聯網,再加上GPS定位,就組成了一個冶金互聯網。[詳情]
分享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丁漢教授在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暨全球海歸千人寧波峰會上的主題報告《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技術》,根據語音整理。[詳情]
核心提示: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窗口”,珠海誕生了許多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30多年一個輪回。伴隨國務院日前正式公布《中國制造2025》規劃,推動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曾經的改革“領頭羊”珠海又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詳情]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表示,NAMII(美國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的前期進展和成功保證將作為美國為其他研究所建設提供必要聯邦資金的基礎。[詳情]
從2006年谷歌CEO提出云計算概念,至今已有十年。云計算也從最開始的云里霧里漸入佳境,已經深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詳情]
北京時間6月24日消息,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簡稱IFR)最近發布的報告稱,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24.8萬臺,2014年只有22.1萬臺,同比增長12%。[詳情]
物聯網和邁進工業4.0的門檻是讓制造業用戶真正實現MES理想效果的重要條件,具體就是指:如何有效地在生產端實現設備聯機監控;也就是說,讓生產數據的反饋自動化,環節中盡量減少人因。[詳情]
我國企業投入了相當大的力度去發展新能源汽車,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在品種方面非常多,高于國外。而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各部件產品質量近幾年來一直在穩步提升。[詳情]
物聯網或者IoT并不僅僅只是針對消費類應用。事實上,由于連接至云端的傳感器和設備越來越多,物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使其在工業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詳情]
在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羅軍看來,機器人產業已成為當前國內最火熱的產業之一,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機器人概念火熱的背后卻難掩高端產業低端化、核心零部件瓶頸以及機器人企業散亂小三大“痛點”。[詳情]
紅領集團從2003年開始,用了10多年的時間,投入數億資金,以3000人工廠作為試驗室,對傳統制造業升級進行了艱苦的探索與實踐,探索出以“酷特智能”為代表的“互聯網+工業”的新模式,為中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路徑。[詳情]
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速從56%降至17%。但由于工資上漲和機器人占比較低,這個國家急需自動化生產,中國仍占據全球工業機器人24.8萬臺總銷量的1/4。[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