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活用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方式愈發受到關注。利用互聯網等通信網絡,使工廠內外的物品和服務實現先進的聯動。[詳情]
隨著工業制造向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作為廣泛應用于機械設備、工廠自動化、電力配電和鐵路等領域的連接器自然也是發展重點。[詳情]
西門子推出一項開創性的輸電技術,該項技術也成為德國向替代能源轉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全橋技術能確保以可靠低損方式遠距離輸送電能。德國輸電系統運營商Amprion與TransnetBW將在其ULTRANET直流輸電項目中首次運用該技術。ULTRANET是德國擬建的三條縱貫南北的高壓直流(HVDC)輸電線路中的第一條。[詳情]
西門子大力支持PROFIsafe功能安全通信行規成為推薦性國家標準
2015年12月16日,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正式批準基于Profibus DP和Profinet IO的功能安全通信行規——PROFIsafe為推薦性國家標準,標準號為GB/T 20830-2015。這是國內首個成為國家推薦性標準的功能安全通信行規,安全通信標準的發布將推動我國制造業向更加智能化和全面自動化的方向快速發展。[詳情]
對終端廠商來說,電信運營商是一個“既愛又恨”的存在:“愛”是因為每年電信運營商都有上千億的終端合作計劃;“恨”是因為3G時代的電信運營商就像是“一方霸主”一樣的存在,“說一不二”。[詳情]
無人機要持證上崗了,據了解民航深圳安全監督管理局日前召開輕小型無人機監管研討會,邀請無人機產業的管理者、機構運營人以及生產廠家進行溝通,擬將輕小型無人機納入安全監管,實現持證上崗,未來無人機在空中不再是無人管的“野孩子”。[詳情]
市場研究結果顯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 IOT)裝置可以在接下來的 10 年為世界經濟創造超過 1 兆的產值。[詳情]
云計算作為當前最為火熱的一類IT技術,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將軟件與硬件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更好地幫助用戶解決自身在IT基礎建設、網絡使用需求以及信息化等很多方面的需求和改善。[詳情]
受《建設指南》政策利好提振,我國智能制造建設將在2016年加速推進,工業機器人迎來發展良機。[詳情]
亞洲開發銀行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在亞洲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中所占份額已位居亞洲第一,以高鐵、核電和衛星等為代表的中國高端科技產品深受亞洲各國的歡迎。[詳情]
工信部規劃司司長羅文:創新工作思路方法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
做好各項規劃與“十三五”規劃建議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銜接。以地區、城市為載體,開展《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推進制造強國產業基礎大數據平臺和部內任務實施管理兩個平臺建設。[詳情]
苗圩說,2016年要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促進輕工、紡織、食品、醫藥、智能硬件等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服務型制造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工業設計、融資租賃、節能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詳情]
對制造業企業全面減稅。不應因為財政收入下降而不愿減稅甚至征收“過頭稅”。建議設定“減稅期”,對制造業企業全面減稅,超過減稅期恢復正常稅率征收,通過減稅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積蓄動力和能量。[詳情]
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天津已經張開雙臂,迎接工業4.0時代的到來,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用創新驅動實現了工業的新發展。[詳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批示也指出,“中國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 和中國制造2025,這將有力促進機器人新興市場的成長,創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