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BC在一則針對物流的專題報道中稱:京東有望在未來數年內,在中國率先實現倉儲分揀自動化,以機器完全取代人的體力勞動。[詳情]
縱觀新能源市場,人工智能“八仙過海”,各路汽車更是各顯神通,無論從外觀到性能,都是異彩紛呈。從特斯拉造夢空間般的工廠到比亞迪花樣百出的名字......如今長江汽車工廠也放大招,全自動生產工廠,機器人無縫對接機器人......[詳情]
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大潮下,又一家惠州企業搶灘智能制造領域,大手筆進行技術改造。7月6日,生產基地位于惠城水口、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天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市科技館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行“智能制造”戰略合作暨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簽約儀式。[詳情]
從智能手表、手環等可穿戴設備,到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智能醫療、AR/VR等熱點詞匯的興起,智能產業成為新一代技術革命的急先鋒,近期AlphaGo大勝李世石的人機圍棋對戰更進一步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浪潮。[詳情]
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不過這一行業在國內顯得有些過于火熱了。[詳情]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從農業和制造業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方式向資本密集型的工業結構轉變。因此,中國的工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詳情]
7月6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在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在該展會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在高峰論壇上發布《中國機器人統計數據及分析報告》。[詳情]
“百舸爭流”用在目前的國內機器人行業在適合不過了,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機器人公司都快數不清。機器人市場都快呈現飽和狀態,但是還有不少上市公司投資機器人,準備進軍機器人行業。[詳情]
俄互聯網巨頭Yandex宣布進軍云計算和云存儲服務市場,未來將為企業客戶提供基于云技術的多種服務。[詳情]
今年5月,26歲的倫子祥辭去干了兩年的檢測員工作;幾乎同時,30歲的鐘海波決定告別從事多年的家電維修;更早,28歲的陳學飛從一家陶瓷企業的機修崗位上離開……這一切,發生在“機器代人”之后。[詳情]
為推進中德兩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務實合作,7月1日工信部對外公示了2016年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的名單,共15家企業項目入選。[詳情]
昨日,LG電子宣布將與大眾汽車合作,共同開發一個互聯汽車平臺,允許汽車與外部設備通信。[詳情]
在生產線,田宏元指著一臺臺快速運轉的機器人介紹道:“這是全自動空瓶驗瓶機,一臺就能減少用工16人,還有效避免了人為因素導致的空瓶檢驗質量波動;這是智能碼垛機器人,一臺能減少用工8人,而且可大幅降低紙箱搬運破損率;這是能源計量mes系統,可有效避免人工記錄的偏差……”[詳情]
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公司、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機器人,這幾個被稱為機器人領域“四大家族”巨無霸,竟然占據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幾乎壟斷了機器人制造、焊接等所有高端領域。[詳情]
6月30日,雙星輪胎智能化制造(工業4.0)基地等23個重點項目,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經濟區集中投產、開工、簽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