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6年昆山市將投入162億元進行機器換人和自動化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超過120項,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新增產能380億元。[詳情]
以互聯網技術立身的科技企業,不斷拓展著秀洲光伏產業發展的空間。與“互聯網+”的融合,也成為秀洲企業及產業補短板的有效途徑,助推“秀洲智造”提質增效。[詳情]
今年(2016),北辰區將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努力掌握自主創新核心技術。[詳情]
人工智能時代 機器人將如何顛覆未來[詳情]
近年來,南昌高新區大力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已成為南昌市裝備制造業壯大崛起的重要增長極。[詳情]
傲嬌的人類總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者,可殊不知機器人已經躍躍欲試替代我們的工作。[詳情]
中國光伏產業正遭遇“三座大山”。據統計,“三北”地區乃至全國棄風、棄光加劇,新能源企業最高限電達79%。[詳情]
隨著去年5月《中國制造2025》公布,規劃背后蘊含的“互聯網+制造業”智能生產模式帶來了大量新型產業機遇,機器人無疑是其中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詳情]
據數據,初步核算,2015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75.0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詳情]
在云計算和大數據日趨成熟的背景下,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取得一定實質性的進展,語音和圖片系統的識別率得到大大的提高。[詳情]
要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抓手,加快構筑自動控制與感知技術、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等制造業新基礎,培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詳情]
面向工業4.0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1月27日在沈陽正式發布,基于該解決方案搭建的工業4.0示范生產線同時啟用。[詳情]
“十二五”期間,佛山的經濟發展“成績單”很漂亮。數據顯示,2015年,佛山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10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42.1%。[詳情]
1月26日,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在參加上海市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專題審議時表示,我們不簡單追求時間上的第一,而是追求質量上第一,規模上第一。[詳情]
憑借著空前的發展速度,物聯網(IoT)已成為當今媒體的熱門話題,占據了許多主流媒體的頭條。[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