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作為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同時,也不斷沖擊著我們的思想,引發我們的思考。那么,怎么樣正確認識智能制造呢?[詳情]
“互聯網+”的概念已成為各個行業的熱門話題。建筑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更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起到了極強的推動作用。如何通過“互聯網+”的運用,探索提升智能建筑產業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在過去的數月里,河姆渡網不斷在嘗試。[詳情]
東莞市政府每年的“一號文”都是工作的風向標,今年的“一號文”《關于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的意見》1月26日發布。[詳情]
曾經的造船巨頭緣何一步步走向破產?在全球造船行業低迷的背景下,我國造船企業可以從中獲取哪些經驗?[詳情]
近日,中國商務部、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代表團一行16人,在中國駐慕尼黑總領事館商務參贊的陪同下,訪問了英飛凌慕尼黑總部。[詳情]
近日,銀川“小巨人”——巨能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生產的智能機床產品再次批量出口歐洲。[詳情]
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起草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已經完成。根據《規劃》,“十三五”是內燃機邁向強國的第一步。[詳情]
產業體系的更新、產業布局的變革、產業目標的變化,這些都在2016年的地方兩會中頻繁體現。在要素驅動馬力不足之下,智能制造已成各地制造業提質增效的“救命稻草”。[詳情]
日前,唐山松下制造的首臺松下焊接機器人成功下線。這是一臺型號為TM1800的多功能六關節工業機器人,最大動作范圍1809mm,最大可搬運質量6kg。[詳情]
今年,長沙將啟動200家傳統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工作。“長沙制造”正加速向“長沙智造”轉變。對于產業界而言,“長沙智造”離不開機器人。[詳情]
中國制造要最終走向中國創造,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通過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帶動與提升。[詳情]
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征求意見稿)》,要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詳情]
2015年,部分高端裝備制造業、醫藥、科研和技術服務行業以及新興信息產業等行業稅收增長較快,發展勢頭良好。[詳情]
該公司不斷探索和實踐智能化制造,加大新產品的市場投放力度,2014年9月向日本和歐洲市場出口整機立式加工中心產品。[詳情]
“i5”是沈陽機床集團對其開發的數控系統的命名,字義來自5個英文單詞:Industry (工業),Information(信息),Internet(互聯網),Intelligence(智慧),Integration(集成)的首字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