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我國自動化市場也同步進入“微增長”的“新常態”。雖然業界皆有抱著“備著棉襖過冬”的心態,但仍有工控自動化廠商在2015年實現業績逆市上揚,深圳市研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研控”)就是其中一家。[詳情]
自我國發布《中國制造2025》之后,制造業轉型話題再度升溫。從全球范圍來看,這幾年發達國家將越來越多的精力轉回到制造業發展上,例如美國的“再工業化”、“回歸制造業”,以及德國的“工業4.0”等等,不斷增強自身在先進制造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詳情]
當機器人最開始出現的時候,機器人和人在同樣的環境里進行工作,發展機器人主要的目的是代替人。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從機器人簡單地代替人,現在發展到可以擴展人的能力,機器人除了能夠干一些人能干不想干的工作以外,還能干一些人干不了工作。[詳情]
帶著工業4.0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曉明。 [詳情]
隨著工業應用和自動化的不斷推進,工廠和生產朝著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邁進,于是出現了智能工廠,智能生產的概念。而這其中涉及到的諸如控制技術、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云技術等因為硬件和軟件平臺的應用而得以發揮和體現。[詳情]
如今,一個頗為智能的機器人世界正向我們敞開大門。無論是流水線上動作整齊劃一的焊接機器人,還是柏林技術大學上,那個向英國女王揮臂致敬的迷你“小白”。機器人們行云流水般的接力,在空中劃出完美的弧線;精準快速的動作定位讓人們看的眼花繚亂。[詳情]
百度地圖開放平臺通過多種地圖技術和服務,實現整個物流配送的智能化,幫助快遞物流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詳情]
近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第二屆信息戰略論壇成功舉行,探求信息化與企業變革的融合之路徑。 [詳情]
虛擬世界與現實制造的對話——同濟大學中德實驗室里的迷你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這個概念,正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工業4.0的產物之一。盡管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沒正式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但是這個充滿創造力的詞語已經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日漸清晰的畫面:通過計算、自主控制和聯網,人、機器和信息互相聯接,融為一體。[詳情]
11月5日,2015歐特克AU中國"大師匯”移師上海,本屆AU大師匯正值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期間,歐特克同時展示了其面向制造業的全線解決方案。 [詳情]
“工業互聯網+”不僅包含工業的升級,也包括互聯網的升級,在工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后,還要進一步發展。[詳情]
2015年11月19-21號第十二屆中國制造業管理國際論壇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從制造到創造——構建制造業新生態”,探討互聯網經濟時代制造業如何利用大數據、智慧工廠、全價值鏈等實現向智能制造的成功轉型,旨在通過構資本、市場、管理、人才育成等各環節的把控構建制造新生態。[詳情]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人、機器、產品和生產資料,全部可以通過互聯技術連接來,實現高度自主的生產。這些參與者和事物連接之后,從制造商的角度而言,產品的質量、成本和交貨期將大大得到改善。在 2015 年,全球將有多達 66 億個對象實現互聯,而在未來 15 年內,這個數字更將猛增至 500 億。[詳情]
對于中國的傳統制造業而言,轉型實際上是從傳統的工廠,從2.0、3.0的工廠轉型到4.0的工廠,整個生產形態上,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最終目標是整個生產的過程更加柔性化、個性化、定制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