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的步伐,國內制造業掀起了一場工業變革的新浪潮。“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出臺,進一步推進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詳情]
對美的中央空調來說,工業4.0已不僅僅是一個概念。美的中央空調通過夯實自動化生產線,成為了工業4.0在中國的先鋒。通過重金投入,美的中央空調打造了一個“數字化車間”。[詳情]
當機器人有了好奇心......科學家研發出能探索周圍環境進而學習的機器人
“發展好奇心是智能的核心問題。”在美國布朗大學掌管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的計算機科學家George Konidaris介紹說,“當你不確定你的機器人將來要做什么時,使其具有好奇心將會非常有用。”[詳情]
全年國產工業機器人超過3.4萬臺,同比增長近60%。如果加上外資企業的銷量,國內機器人的裝機量將超過9萬臺,同比增長34.2%。[詳情]
新一代的非洲年輕人有著為自己的國家努力的情懷和不服輸的心。非洲有著相比其他六大洲的先天性優勢,那就是他們那年輕的驅動力,在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非洲,養育著12億人口,也就是12億雙擁有創造力的雙手和前途無量的未來![詳情]
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將會為中國高端智能制造業帶來新的機遇。國產機器人企業在關鍵零部件等核心技術領域對外依存度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嚴重制約了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詳情]
臺達SCARA工業機器人工作站解決方案來取代傳統的人工作業,進行FPC的撕膜及貼付作業,有效地降低了產品出現廢品的概率,提升了產品質量,也提高了生產效率。[詳情]
新松、埃夫特、埃斯頓、廣州數控四家企業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國產四小龍”。面對機器人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四小龍”早已今非昔比,但誰更冒尖、誰步履沉重,吃瓜群眾總有操不完的心。[詳情]
當前,人工智能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包括企業界及政府最高層。近期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提及“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的合作”。[詳情]
近年來德國率先提出" 工業4.0 "概念,美國推行"先進制造伙伴關系"計劃,日本實施"智慧制造系統",而中國也提出了" 中國制造2025 規劃",這些都指向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希望通過先進的IT與 自動化 技術來促進制造業的革新,以實現"智能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工業 機器人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詳情]
在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機器人已能以自然語言與人類溝通互動。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人工智能技術大躍進,智能機器人商機無限》報告指出,2016年在整體服務型機器人銷售量中,語音助理機器人占市場最大部分,市場占有率近五成,其次為掃地機器人,市場占有率近四成。[詳情]
在做中國市場中長期規劃,調查發現,目前根本不存在大批一線工人下崗的隱憂,中國勞動力市場中,尤其沿海地區,一線工人供給是嚴重不足的。[詳情]
工業4.0風靡全球之后,中國人開始知道智能制造的概念:原來除了自己的雙手,還能依靠機器人完成制造任務。借著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春風,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如雨后春筍地冒出來。[詳情]
在經歷了市場長期的磨礪與發展后,逐漸演變成覆蓋我國市場的主導力量,減速機顯現出震撼世界的活力。作為工業機器人最核心的功能部件,減速機在整個機器人制造成本中占到33%~38%。當前工業機器人領域方興未艾,銷量節節攀漲,對減速機潛在需求逐年攀升。[詳情]
現階段我國工業機器人走到哪一步了?人機大戰已經是全球范圍的熱點了,各國爭相布局機器人領域藍圖。據消息稱,日本要走“全行業+”機器人之路了,真是會心一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