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寧開發區科遠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內,大屏正即時播放著一家智慧電廠的工作場景。不過,這個場景不是工廠的實景,而是借助三維、物聯網等技術,讓實體工廠在“云端”1:1再現。點擊鼠標,一位戴著黃色安全帽的虛擬工人在三維工廠內走動,查看每一臺機器的工作狀態。[詳情]
河北省近日出臺工業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明確將加快工業轉型升級,重點培育壯大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成為第一支柱產業。[詳情]
TCL通訊全球制造中心總經理呂小斌曾經說過,該制造基地的總體自動化程度在國內同行處于領先水平。筆者參觀過程中看到制造中心內不僅有大量引進的先進的SMT高速生產線,還包括了許多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測試和生產設備,有些關鍵生產測試設備是獨創的。[詳情]
鋼鐵生產現場什么樣,腦海中估計會浮現,明亮的廠房,成片的鋼卷,來和機哥走近寶鋼,黑燈工廠傳說。[詳情]
說起工業4.0,你一定想到的是德國西門子的無人工廠,或者是“活雞成群進去雞塊出來”的全自動殺雞流水線。但是,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批量、個性化地生產”的只是德國的“專利”,更不要以為的“萬物互聯”的智能制造離中國遙不可及。[詳情]
作為中國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富士康如何從傳統制造業借助數字經濟轉向智能制造.如何積累制造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并將其反向指導于生產.如何重新鏈接整合供應商、零組件、成品制造、終端用戶、采購、售后之間的關系。[詳情]
中國生產的汽車產品,如何才能達到并且超越全球其他成熟國家的水準,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消費者和從業者希望找到答案的問題,如今,沃爾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作為一家將中國視為第二本土市場的豪華品牌,沃爾沃在推進中國戰略的道路上走得頗為積極。[詳情]
東莞市東城區周屋管理區銀珠路上,隱匿著一家有30年歷史的智能裝備工廠——中外合資企業大同機械集團東華機械有限公司,該企業年產值高達4億多元,是我國最大型的注塑機生產基地之一,也是東莞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縮影。[詳情]
12米高、250米長的自動化立體成品倉庫讓廣東華昌鋁廠有限公司的倉庫從此“不見人影”,大手筆投入近億元打造行業內首個“立”起來的倉庫,華昌鋁業的勇氣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人工節省50%,出入庫效率提高33%。[詳情]
東方地毯加快設備更新升級進程,應用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車間,率先建設數字化智能生產線。讓我們來揭秘東方地毯新建設的工業4.0示范工廠,看其是如何逐漸開始向“科技創新、智能織造”的理念轉變的。[詳情]
去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其中兩大核心主題“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目的都在于讓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這也必將驅動新一輪的工業革命。[詳情]
一年前美的空調正式建成全智能生產線,廣州南沙全智能工廠于揭開神秘面紗。至此工廠已有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一條是空調內機組裝線,另一條是空調外機組裝線。[詳情]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醒的綱領,“智能制造”被定位為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這一舉措,影響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如何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為抓手,也是自動化行業的一大機遇。[詳情]
2013年,專精先進制造業的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計劃。而制造業規模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中國也不甘人后,在2015年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詳情]
這是一場在工廠里舉行的發布會。10月27日,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在青島中德生態園正式竣工,并舉行發布活動。這是海爾第八個互聯工廠,也是世界首個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年產能預計33.8萬臺。[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