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隨著西方汽車市場需求的復蘇以及發展中經濟體車輛數目的持續增長使燃料消耗和污染不斷增加,政府和制造商都在積極探索改善燃油經濟性以節約能源、減少排放的途徑。 [詳情]
混合動力,純電動(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燃料電池(Fuel Cell Vehicle),這幾種新能源汽車技術,到底哪一個會成為未來的主流,絕不僅僅是哪一個是最適合的汽車技術那么簡單。 [詳情]
純電動汽車以鋰電池為動力源,充滿電后,以電力做功推動汽車。不同于汽油發動機汽車需要添加汽油,純電動汽車在電力耗光后通過外置電源對其進行充電,通常單次行駛里程在100~200公里。 [詳情]
汽車電子防銹系統是最近十幾年在國際上出現的先進汽車防銹技術,不同于傳統的涂料防銹,汽車電子防銹可以對汽車內外同時防銹,無銹蝕死角,不僅可以保證車身不會被銹蝕破壞,而且可以保證汽車的主要部件不因生銹而影響性能。 [詳情]
為了監測和防治汽車尾氣排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虛擬儀器技術的汽車尾氣檢測系統。 [詳情]
近日,谷歌旗下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獲得了一項新專利,可以在汽車發生碰撞時,通過改變車身表面的硬度來減輕對物體的沖撞強度。試想,若是在無人車撞到人的一瞬間,能夠改變自身硬度,變得柔軟,毫無疑問這能夠大大減輕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詳情]
2015年年報預告統計數據顯示,創業板業績延續靚麗,主板盈利下滑明顯。中小板、創業板、滬深主板的業績預喜比例分別為70.23%、67.91%和48.25%。[詳情]
工信部突然叫停三元鋰電池補貼,讓眾多剛剛投身于三元鋰電池的企業“傻了眼”,也讓多位業內專家、學者感到意外,引發爭論。[詳情]
1月27日,由工信部和重慶市共建的“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項目簽約儀式在重慶君豪酒店舉行。[詳情]
在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大國之后,掩藏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下的問題也迅速浮出水面。[詳情]
簡單地說,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將存在于燃料與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燃料和空氣分別送進被燃料電池,經過化學反應,電就被奇妙地生產出來。它從外表上看有正負極和電解質等,像一個蓄電池,但實質上它不能“儲電”而是一個“發電廠”,因此叫燃料電池。 [詳情]
據科學網報道,8月22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陳劍研究員帶領先進二次電池研究團隊,在高比能量鋰二次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制成功了額定容量15Ah的鋰硫電池,并形成了小批量制備能力。 [詳情]
石油采完了怎么辦?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要知道在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全球的汽車保有量正在向10億輛大關邁進,這么龐大的群體每天都在不停的消耗汽油、柴油,而且很有可能你也是其中一員。 [詳情]
日前,14面新型太陽能可變式限時停車標志牌首次亮相津城道路,與普通停車標志牌不同的是,這種新型停車標志牌能夠限時自動翻轉頁面。 [詳情]
綠色汽車概念變現實 廉價家庭太陽能電動汽車2012量產(圖)
為了降低能源使用而減輕車身重量更是犧牲了車子本身的諸多安全性能。于是混動汽車成為了人們目前最恰當的選擇,由匈牙利人研制的廉價家庭新概念汽車Antro Electric Car Solo,就是一輛擁有太陽能的混動型汽車。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