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能源“十三五”:新(擴)建220千伏變電站 增強南北電網聯絡互通能力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6-2020年。 規劃要求,強化全省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和輸電線路,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構建冀南電網“目”字形和冀北電網“田”字形500千伏環網,增強南北電網聯絡互通能力;完善220千伏地市級供電網,爭取每縣(市、區)擁有2座以上220千伏變電站。[詳情]
十八大以來,中央深化改革的巨輪破冰向前。繼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聯姻”組成總資產達1.7萬億左右的國家能投,全面拉開煤炭和電力行業改革重組大幕后,各方關注的電網改革取得新進展。[詳情]
近日,南方能源監管局面向市場主體公開征求《廣東電力市場售電公司履約保函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履約保函辦法》)意見,標志著廣東電力市場風險防范機制建設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詳情]
9月19日,香港 – 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光大國際”或“集團”)宣布,集團近日取得浙江省海鹽垃圾發電項目(“海鹽項目”或“項目”)。 海鹽項目將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投資建設,特許經營期30年(含建設期),由光大國際與海鹽縣政府國有企業合資組建的項目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光大國際持有項目公司80%股權。[詳情]
中國能建計劃以10億歐元投資波黑一煤電項目。該項目是歐洲巴爾干地區最大的能源項目之一。[詳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共18組34家央企進行了重組,央企數量由117家減至98家。8月28日,國電與神華合并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能投”),打響了能源領域合并重組“第一槍”。由于重組后的國能投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煤炭集團與發電集團,以及第四大能源集團,所以此次重組引起了煤炭、電力行業乃至整個能源領域的高度關注。[詳情]
9月12日,在華潤電力華南大區副總經理劉求陽,廣東院董事長(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羅必雄的共同見證下,廣東院與華潤電力(海豐)公司、中英(廣東)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產業促進與學術交流中心在穗簽署了華潤海豐電廠碳捕集測試平臺項目技術服務合同。廣東院總工程師裴愛國、華潤電力(海豐)公司總經理王峰、中英(廣東)CCUS中心秘書長梁希分別代表三方在合同上簽字。[詳情]
8月15日上午,在阿勒泰地區旅游賓館會議室,盛運集團與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簽約阿勒泰地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權框架協議。阿勒泰地區行署副專員沙比提、黨委副秘書長管永剛、行署副秘書長卓林高、盛運集團董事長開曉勝、新疆三寶實業集團董事長康和平、中國平安證券投行部總監張濤、新疆寶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自力以及阿勒泰地區發改委、住建局、國土局、農業局等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詳情]
在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7)期間,華為發布了基于邊緣計算物聯網EC-IOT的配用電解決方案及Hi-Grid套件,同時發布了AMI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3.0解決方案。會議間隙,華為企業BG能源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叢培金接受IT168專訪。[詳情]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7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公示名單,其中18家設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企業上榜,6家涉及電力設備制造的企業上榜。[詳情]
重慶市“十三五”信息化規劃 開展智能變電站、配電自動化示范建設!
9月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正式對外公布 《重慶市“十三五”信息化規劃》。規劃要求該市大力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到2018年,能源互聯網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在此過程中,該市將結合國家石油天然氣行業深化改革要求,完善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功能,促進能源共享經濟發展和能源自由交易。開展智能變電站、配電自動化、用電信息采集等智能電網綜合應用示范建設,實現示范區內智能電網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統一融合。[詳情]
相對于傳統電網,微電網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自治系統。微電網有諸多優勢,比如可以有效解決風、光等清潔能源并網和消納問題。電力傳輸半徑小,線損非常低。還可以解決部分調峰和備用問題。 關于微電網的原理與結構!簡單來說,微電網就是一個由分布式電源、用電負荷、儲能、配電設施、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詳情]
近期發生的勒索軟件事件有力地說明了我們的信息和數據在網絡攻擊面前是多么地不堪一擊。然而,面臨安全風險的并不只是我們的信息,威脅已經延伸到了實體的電力網絡世界。實際上,今天的電網在遇到網絡攻擊時非常脆弱。例如2015年烏克蘭電網遭到網絡攻擊而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23萬人因此受到影響,此外,全球各地所使用的智能電表在設計上先天具有不安全性。隨著預計數以十億計的聯網用能設備或將在未來十年中接入電網,電網在網絡攻擊下將變得更為脆弱。[詳情]
十八大以來,深化改革的巨輪破冰向前。隨著電網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其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錯綜復雜,愈加需要企業拿出敢于碰硬的決心和壯士斷腕的勇氣。 以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和國資國企改革為契機,國家電網公司建立電力交易平臺、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積極培育新興業務、大力服務“一帶一路”,在做好自身改革的同時,主動服務和推動相關領域,逐漸成為落實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詳情]
會上,華北電力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牛東曉主題分享《中國的綠色電力證書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