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大家都極其關心“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在兩會上李克強總理重點講“互聯網+”。[詳情]
如果做工業物聯網(IIoT),需要將工業系統與IT系統深度融合,需要對工業應用有很深的理解,而這一領域并不是云服務提供商等平臺類的企業所擅長的,所以GE、西門子這些老牌企業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具有天然優勢。[詳情]
既然稱之為“革命”,工業4.0就不僅僅是用今天我們的眼光可以去理解和把握的,必須有面向未來的思維才能真正去理解它,并把握它的脈搏。[詳情]
機器人在媒體眼中毀譽參半。一會兒說它們給我們打掃房屋和遞送批薩,一會兒又說它們竊取我們的工作并威脅要接管我們的世界。[詳情]
對于未來發展戰略,海爾的思路清晰又大膽,青島海爾年報稱:“目前公司處在網絡化戰略階段,致力于轉型為真正的互聯網企業,顛覆傳統企業自成體系的封閉系統,變成網絡互聯中的節點,互聯互通各種資源,打造后電商時代基于用戶價值交互的共創共贏生態圈。”[詳情]
回到當下熱議的工業4.0,不久前該大學曾面向漢諾威地區做過一項專題調查,結果顯示大企業離工業4.0比較近,而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離工業4.0比較遠。[詳情]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京組織行業專家就《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有關情況進行介紹[詳情]
華為和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近日宣布在西班牙聯合部署100G城域智能網絡,幫助西班牙電信在未來十年進行更豐富、更高質量寬帶服務的現代化進程,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詳情]
北京時間2016年4月28日,在博世力士樂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展臺上,博世力士樂中國和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松科技”)舉行了隆重的工業4.0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詳情]
過去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美國高通公司通過在移動處理器芯片上的強大優勢,不僅在中國市場獲得了絕對領導力的優勢,而且其品牌也贏得了大眾消費者的認可。如今高通公司正打算將這種優勢延續到更大領域“物聯網”領域。[詳情]
工業4.0,目前大家的共識是比較清晰的,從蒸汽機革命到電力革命,再到信息革命最后到現在的機器革命是一個整體脈絡。[詳情]
2015年4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會議暨成果展上明確指出,必須“堅持創新引領確保本質貫標,努力開創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新局面”。[詳情]
以西門子、大眾為代表的國際龍頭企業在實現“智能工廠”上已經駕輕就熟,而“智能生產”更是中小企業在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方面有所成就的有效出口。[詳情]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五年規劃正式出爐。[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