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的逐步實施,制造業整體正在向著智能化與信息化方向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客觀趨勢,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和應用。[詳情]
長安汽車(14.150, 0.00, 0.00%)動作頻頻,搭載著眾多智能駕駛黑科技的大型旗艦SUV CS95上市,指導價突破自主品牌20萬元“天花板”;緊接著,智色雙旋設計戰略發布會上,御岳SUV兩款概念車驚艷亮相;4月13日,堪稱“工業4.0”下,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智造工廠”的長安汽車兩江基地新工廠投產。[詳情]
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是專為生產全新一代5系Li所打造的一座“工業4.0”的智能化生產工廠。在參加完開業儀式之后,跟隨工廠的技術人員,去探究這座稱的上最先進、最智能的工廠中如何生產出一款最具科技性的豪華車。[詳情]
如今特斯拉話題再次來襲:全球首輛量產Model 3下線;特斯拉股價現一年最大跌幅。這兩個看似有點矛盾的新聞集中在特斯拉身上,不免讓人有些迷惑。[詳情]
江淮汽車公布6月產銷數據顯示,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6月繼續呈現出下滑的趨勢,6月銷量為14500輛,同比下滑38.5%。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持續增長,6月純電動乘用車銷量達3001輛,同比增長122.46%。[詳情]
賈躍亭本人曾經預測,樂視造車至少需要400-500億元的投資,即使將已經投資的100多億元扣除,樂視還需要籌資約200多億元。從目前樂視汽車資金來源看,除去在去年9月20日,賈躍亭公開宣布的樂視汽車10.8億美元首輪融資之外,樂視汽車業務板塊里賈躍亭個人也已投入100多億元。[詳情]
雖然在過去幾年中,車聯網的概念一直很火,但在實際進展上并沒有顯著突破。制約其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原因就是網絡問題。[詳情]
轉眼間6月已過,7月將半,那么上個月新能源汽車圈發生過哪些大事件呢?6月5日,一則“中國擬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發放”的傳言,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引發熱議。記者發現,此次對于新能源乘用車資質審批暫停的說法,源于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發放加快,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跡象。[詳情]
國家多個部門在短時間內都著重提及新能源汽車,這是不是意味著政策趨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又將迎來新一輪嚴打?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詳情]
如果說過去發展新能源車只是車企為將來做準備的話,現在已經快進入“倒計時”階段了。隨著雙積分制的推動,再加上新能源車合資門檻放寬,推動新能源車戰略已經成為國內各大車企的必要選擇。預計,將來純電動合資車企也將有可能成為新趨勢。[詳情]
業內專家紛紛表示,《意見》的發布意味著天然氣在中國將迎來新的“黃金十年”,作為清潔能源汽車之一的天然氣汽車的發展也將迎來政策利好。[詳情]
善弈者謀局,不善弈者謀子。董明珠造車,本質上與李書福、王傳福造車等沒有兩樣,都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謀一己之局,然而接下來要介紹的一個神秘企業卻志在謀行業大局。[詳情]
此次《通知》共包括109家新能源客車企業,其中,涉及100輛以上車型公告被暫停的企業多達7家。從《通知》內容來看,這些客車企業如果不能按時補交《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檢測報告,那么2380款新能源客車將無法進行銷售。[詳情]
眾所周知,在純電動汽車中電池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部件之一,同時國內銷售的電動車其電池也應當符合國內法規,那么國產奔馳電動車的電池從何而來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