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智能工業迅速發展,急需要各種高科技產品輔助生產,催生了各類高科技產品。而據業內專家看來,沒有傳感器,智能工業、物聯網將會是無稽之談,智能制造等實體經濟也是泡沫般存在。[詳情]
物聯網技術早已不再夸夸其談,而是邁向實干,成為連接虛擬的數字世界和真實的物理世界之間的紐帶,更是推動制造業企業邁向“工業4.0”的強大技術動力。[詳情]
中國制造業要邁向工業4.0,必須先補工業3.0的課——精益生產;甚至是工業2.0的課——IE(工業工程)。[詳情]
“中國制造2025”,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瞄準五大工程、十大重點領域,助力中國制造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德國“工業4.0”,由德國于2011年提出,意欲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制造,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詳情]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既要加快培育發展的新動能,也要積極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實現“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的協同并舉。[詳情]
精誠時代集團董事長梁斌在CHINAPLAS2017國際橡塑展上接受采訪時表示:“優勢是過去,趨勢不可逆。”[詳情]
初夏5月,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于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此次博覽會以 “數字經濟引領新增長”為年度主題。[詳情]
工業大數據是指工業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多樣性的數據,其因物聯網而廣為人知。工業大數據因2012年“工業4.0”概念的出現而被重視,旨在以工業設備產生的數據為基礎,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處理并且挖掘出更多的商業價值。[詳情]
工業4.0(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工業發展的一個標志性概念。隨著智能化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與工業制造的緊密融合,以大數據為核心驅動的智能物聯網將成為工業4.0的主動力。云狐也在早已構建基于lora、NB-loT等新型技術的物聯應用平臺,提供一站式的新型物聯解決方案。[詳情]
從引領技術潮流的科學研究,到關系國計民生的農產品行業,再到各行業的工業化應用,無紙記錄儀的持續進化,在悄然改變傳統產業面貌的同時,也逐漸拓展出了更廣闊的市場。[詳情]
未來智能的塑料制品生產工廠應該是:設備智能、生產智能、服務智能;設備智能化從而實現生產智能化,生產智能化從而實現生產數據化,生產數據化有效的改變服務智能化。[詳情]
為了保持制造業的全球領先地位,德國將工業4.0作為戰略發展目標。但目前德國還缺乏實現這一目標的若干重要前提條件。德國的平均網速和最高網速在全球排名分別為第25位和第45位。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在網絡技術競爭上竟然以蝸牛的速度前進。[詳情]
若能從導入系統思維方法、改變企業領導哲學、取得優質數據及讓員工接受必要訓練著手,物聯網和工業4.0將有助于實現精實生產。[詳情]
近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中國制造2025”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邁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實施兩年來取得明顯成效。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強化創新驅動和政策激勵,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邁向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 [詳情]
“中國制造2025”本質上要求供應鏈各個層次的智能化:制造基礎智能化、產品/裝備智能化、制造過程智能化、智能制造下的模式轉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