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德國工業4.0在中國的創新與應用”課題組舉辦的“借鑒工業4.0推動中國家電產業轉型升級座談會”上,家電產業龍頭企業及專家、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詳情]
2016中國(東莞)國際機器人領袖峰會召開之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版)》(以下簡稱《白皮書》),該白皮書全面梳理全球和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近況,對國內外機器人產業的重點應用、企業發展及政策環境進行了詳細闡述和歸納總結。[詳情]
互聯網有多火,大到金融房產,小到洗衣送飯,都在結合互聯網思維,在新經濟形態下不斷創新,尋找新的突破口。那么,在互聯網經濟過熱的刺激下,它的作用,究竟是好還是壞?[詳情]
江蘇省昆山市是中國主要電子產品制造中心之一,這里正加快電子行業戰略轉型,但這個過程可能令數百萬人失去工作。蘋果公司代工企業富士康近來解雇了昆山工廠中的6萬名工人,并用機器人取代他們,以此降低勞動力成本。[詳情]
走進位于沈陽市渾南區的一個靜謐園區,幾棟灰色樓房有序坐落,看不到眾多工人身影,聽不到機器轟鳴,聞不到器械的油污味兒……難以想象,這里就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誕生的搖籃、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108項第一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詳情]
近日,由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評選出的2016 年度RBR50名單(全球最具影響力50家機器人公司)終于浮出水面,最終結果覆蓋了日本、美國等11個國家。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有3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分別列于第12、18、38名,改寫了中國機器人企業“不入流”這一歷史。[詳情]
走進位于沈陽市渾南區的一個靜謐園區,幾棟灰色樓房有序坐落,看不到眾多工人身影,聽不到機器轟鳴,聞不到器械的油污味兒……難以想象,這里就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誕生的搖籃、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108項第一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詳情]
當希拉里、特朗普為了總統寶座爭得焦頭爛額之時,在任期即將結束之際,奧巴馬的一項關于人工智能的決定還是吸引了媒體的注意。[詳情]
對物流裝備行業進行分解后發現,自動化倉庫占物流裝備的比重達到了24%,自動輸送機的占比達到27%,貨架是14%,分揀設備和軟件均為12%左右。在設備中,AGV雖然只是占比比較小的輸送裝備,但是卻是智能化非常關鍵部件,增速仍然較高。[詳情]
第十五屆工業自動化與標準化研討會日前召開。會議聚焦智能制造基礎共性技術與產品,從政府和企業兩個維度,深入解讀2015年智能制造重點專項內涵,對我國首批啟動的智能制造頂層基礎共性標準廣泛征集意見,研討2016年度智能制造專項和示范工程項目申請的技術要點,為申報單位提供指導。[詳情]
目前,對于曾經依靠密集勞動力走向世界的“中國制造”,機器人正成為轉型升級的新助力之一。在中國多地,機器人正在迅速進入制造業。在珠三角,家電業率先“機器換人”,電子信息產業緊緊跟上,汽車、紡織服裝等行業也蓄勢待發,一個個“無人工廠”取代了曾經工人們揮汗如雨的車間廠房。[詳情]
解讀《中國制造2025》之背景:為什么說工業4.0就是“人才革命
制造業升級再獲政策支持,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近期發布了《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提出的目標很激動人心,然而走進工業4.0,我們最缺的是人。[詳情]
組織實施制造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工程,支持制造企業建設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深化工業云、大數據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匯聚眾智,加快構建新型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模式,促進技術產品創新和經營管理優化,提升企業整體創新能力和水平。[詳情]
中國電子行業制造中心江蘇昆山市正在想方設法大幅壓縮勞力成本,利用自動化技術來擺脫對廉價勞動力的依賴,從而利技術上的進步實現經濟上的“彎道超車”,在人力成本急劇上升的背景下依舊保持競爭力。[詳情]
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正以“新藍領”的身份走進車間。企業希望借此解決人工成本上漲、招工難的“近憂”,亦謀求維持產能以快速響應市場,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以重塑競爭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