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互聯網日益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主導[詳情]
西門子正在打造通往工業數字化之路。“為了幫助各行各業的各級企業實現工業4.0,我們對自己的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組合進一步開發。現在,我們已能提供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滿足企業的不同需求。[詳情]
中國制造業要“轉型升級”的口號喊了很多年,然而距離目標的實現同樣還有不短的道路。伴隨工業4.0的崛起,中國制造業又是否可以借勢“彎道超車”,多快好省地實現向“中國智造”的飛躍呢?[詳情]
5月4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推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啟動今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推薦工作。[詳情]
在業界對工業4.0的解讀中,最核心的是三個集成:橫向、縱向和價值鏈端到端集成。實際情況是,大家在討論工業4.0時更多的關注點是如何實現縱向集成、如何構建智能工廠?[詳情]
在5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表示,“‘互聯網+’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要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詳情]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了,發現大多數人對工業機器人尤其是工業機器人還是不夠了解,最近剛好看到一篇IEEE上的文章談這個,結合這篇文章,就談談工業工業機器人的一些事實。[詳情]
“互聯網+”就是開個網店、建個分享平臺?這種認識顯然已經過時。作為本屆政府政策部署的核心之一,“互聯網+”已經進入2.0時代。[詳情]
虛擬現實、機器人、人工智能或許會成為下一巨大市場,我們對這種概念更多停留在探討企業商業嗅覺方面。[詳情]
如果人,機和工業生產過程智能化網絡化,高品質的單個產品可以創造更為迅速,生產和制造成本可制成具有競爭力。靈活性的另一個原因是梅賽德斯 - 奔馳正在積極幫助塑造數字革命:乘用車,商用車和流動性概念的全球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世界各地顧客的要求正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詳情]
未來傳統的造紙行業或將變身纖維制造商。參觀者在一個裝有控制室的造紙廠模型中看見,通過監控需水量、原料成分、熱能消耗等各項數據,并調節生產流程,使生產的新型纖維產品可替代石油、木材等原料消耗。[詳情]
在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包括西門子、思愛普、博世等在內的企業大多以實物或模型向參觀者呈現數字化工業的各種解決方案,人們可以看到智能生產線模型,可以看到機器人、傳感器等反映工業4.0特點的硬件元素,也可以看到數據處理、智能控制等軟件元素。[詳情]
我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中,“智能制造”被定位為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特別是要加快各大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升級和改造。[詳情]
虛擬現實、機器人、人工智能或許會成為下一巨大市場,我們對這種概念更多停留在探討企業商業嗅覺方面。對于普通人來說,技術的未來我們無從得知,誰也不能確定技術會將未來變成什么樣。[詳情]
運動控制精確到零點幾毫米的機器人背后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工業4.0
前沿科學的基礎研究、技術開發、以及商業和政策推動力將促進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應用,進而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