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新興行業的重要角色,機器人產業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然而,整體良好發展勢頭之下,機器人產業也出現了競爭力不強、局部過熱等一些令人擔憂的苗頭,特別是地方發展目標的“躍進”傾向和現行補貼政策的不規范做法,給機器人產業加了一把“虛火”。[詳情]
2016-2020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早已拉開,以“工業4.0”為標志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已經到來,制造業將成為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詳情]
機器人技術經歷多年的發展終于迎來了爆發期,雖然目前的機器人仍然很笨拙,但行業專家認為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人可以更好地解決一些特殊領域的特殊問題,比如代替配送中心的工人完成枯燥、高度重復性的揀貨工作。[詳情]
深度學習、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突破,推動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的創新應用創造了條件。云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計算成本的持續下降、神經網絡算法的不斷優化以及大數據提供的海量學習樣本,使得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實現了快速突破。[詳情]
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企業運營支持中心負責人杜偉認為,工業4.0是整個工業領域的第四次重大變革,將整合技術上的重大創新和生產組織方式上的重大創新,對制造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詳情]
未來工業依托于未來工廠計劃。當今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工業和服務之間的隔膜消失,除了要致力于生產工具現代化,還要幫助企業轉變經營模式、組織模式、研發模式和商業模式。[詳情]
曾幾何時,“東莞塞車、世界缺貨”被人用來形容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現如今“前后夾擊”卻變成了中國制造的無奈現狀。一方面,東南亞國家正在中低端制造業上發力;另一方面,原本在華生產的外資高端制造業回流發達國家,這些國家還掌控大比例的高端制造業的技術和產能。被通縮陰影籠罩的轉型之路上,中國民間制造業是否還有勇氣繼續走下去?[詳情]
在收購東芝后,美的集團又計劃拿下德國機器人制造商的控股權。5月18日,美的集團正式對外宣布已向德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公司發出一項收購要約。[詳情]
近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從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主要意義、重點內容、落實措施等九個方面具體解讀了該項政策。[詳情]
達沃斯論壇在2016年初就提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作為年度主題。第四次工業革命為“物理信息融合”,當前,全球正處在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開始融合的初期階段。[詳情]
無論是來自政府對機器人產業的重視,還是資本和金融產業對機器人領域的追捧,都在助推機器人走到這個時代舞臺的中心。這注定是一個機器人總動員的時代。[詳情]
工業4.0帶給信息產業的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新的市場、模式、生態的發展創新,對于傳統IT產業的芯片和軟件來說是巨大機會。工業4.0對制造業的升級改造要求,必將通過芯片和軟件實現,而這兩個領域國際上的應用早已成熟,行業壟斷壁壘很堅固,而工業4.0卻讓在工業制造領域發展芯片和軟件能力迎來重大機遇。[詳情]
5月18日,美的集團正式對外宣布已向德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公司發出一項收購要約。以每股115歐元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庫卡,這一出價較后者2016年2月3日收盤價溢價59.6%。[詳情]
日前公布的《惠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2016—2018年)》及其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供給側方案)提出,在2016年到2018年的3年內推動6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企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