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成立100輛車隊測試自動駕駛技術 預計2018年正式上路
芯片巨頭英特爾9日宣布,將成立一個擁有100輛汽車的車隊,用于測試自動駕駛技術。這一車隊將由擁有"level4"水準的高度自動化汽車組成,較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僅低一個檔次。[詳情]
多年來,日本車企著眼通過技術改進提高燃油效率,一直在降低燃油能耗上做文章。但在全球環保意識加強、國際消費市場巨變大潮中,日本車企意識到世界市場的變化,開始調整發展戰略,旨在迎頭追趕世界汽車消費新潮流。[詳情]
車聯網近年來逐漸成為重要之兵家必爭之地,各國重點信息廠商及重點制造車場均積極投入,期望透過各類型之新技術,有效提升車聯網之發展,并快速邁入自駕車市場,成為未來市場之領導者。[詳情]
繼上次整理的《7月匯總:7家車企獲2016國補 蘋果果真造車?(資本篇)》?,今天小編將為大家推出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方面的重要資訊匯總,請移步下文閱讀。[詳情]
一年前,特斯拉宣布生產重型電動卡車的計劃;今年四月份,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半掛卡車將于9月亮相;在今年6月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再次重申了該計劃,但是卻從來沒有提到即將推出的電動卡車配有自動駕駛功能。[詳情]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冉冉升起的當下,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激增,關于各類新能源汽車事故的報道也逐漸進入了公眾視野。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詳情]
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提升非一日之功,面臨的問題也總是出乎人意。繼鳥糞、鴕鳥等“大敵”出現后,更為嚴重的問題在于路標有可能被涂改,這對于自動駕駛汽車識別系統來說,幾乎是致命的。[詳情]
齒輪應用極為廣泛,其涉及航空航天、船舶、高鐵、機器人、風力發電、汽車等等行業。作為汽車變速器的基礎,齒輪尤為重要,當前,電動汽車發展如火如荼。電動汽車以車載電源為動力,在電機驅動下行駛,比傳統汽車減少了齒輪用量。這會不會對汽車汽車齒輪產業造成影響呢?[詳情]
乘用車銷量增速創近十年來新低,是對今年車市期中考的評語。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1-6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52.58萬輛和1335.39萬輛,同比增長4.64%和3.81%,整體增幅減緩。[詳情]
新能源專用車在一月份產量為313輛,但是在6月份,產量達到了6420輛,增幅高達1951%,如此大幅度的增長,也預示這今年下半年專用車的良好發展勢頭。[詳情]
北京時間8月9日早間消息,去年,通用汽車收購CrusieAutomation,增強了自動駕駛汽車部門的實力。Crusie開發的工具能夠將奧迪S4或者A4汽車變成自動駕駛汽車,有了它的技術,通用汽車準備與Lyft合作部署300多輛無人駕駛汽車,通用汽車曾向Lyft投資。[詳情]
“被汽車收集的個人數據,究竟用于何處?”這是慢騰騰的紐約時報上個月的一則頭條文章。該頭條文章回應了英特爾CEO科再奇及巴克萊銀行BrainJohnson關于車載數據的言論,科再奇表示,一輛無人駕駛汽使用的數據量達到4000GB每天,BrainJohnson則斷言,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每分鐘收集的數據量達到100GB。[詳情]
據報道,中國目前電池生產商已經超過140家,預計未來在全球電池產業將會占據很大一部分比重。未來20年,全球電池產業的市值將達到2400億美元。在電動車和電池產業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產業未來將成為中國市場發展重要一環。[詳情]
據外媒8月7日報道,隨著未來幾年鋰電池需求量的增加,不少鋰礦企業已經趕在電動汽車銷售激增之前爭相提高產能,但有分析師認為目前的準備工作可能不足以滿足電動汽車市場的需求,這可能導致鋰礦價格飆升。[詳情]
進入21世紀,中國逐漸成為“車輪上的國家”,交通擁堵的城市逐漸增多,停車也成為難題。[詳情]